刘辉锋
企业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掌控产业发展的主导权,才能更好支撑高质量发展,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2023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下称《报告》)显示,我国专利转化运用成效进一步提高,产业化率及收益稳步提升,产学研合作有效提升专利转化成效。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才能有效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运行效能。当前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中,企业所占比重超过7成,是创新创造的主要力量。《报告》显示,企业发明专利84.8%通过研发方式获取,其中高达93.2%的发明专利由企业独立自主研发完成。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专利产业化,是企业开展专利创造的主要目标。《报告》显示,73%的企业在提交发明专利申请之初,就将用于生产专利产品、获得直接经济效益作为获取发明专利的主要用途。2023年,我国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到51.3%,较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
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除了依靠高水平自主研发,还需要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体系,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破解基础前沿研究难题,促进专利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共有12.6万件产学研发明专利,其中,企业作为第一专利权人的产学研发明专利占62.8%。
产学研合作是发挥各创新主体优势、实现多方共赢的有效方式。企业发挥产业化和市场化优势,帮助高校和科研院所盘活存量专利,精准对接“沉睡”的高价值专利,使专利的潜在价值得到深度挖掘和释放;高校和科研院所可以发挥科学研究方面的优势,帮助企业解决产业共性技术难题,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报告》显示,企业与高校或科研院所合作研发所属技术中,处于关键技术或核心零部件攻关阶段的比例为56.1%;处于基础性原创技术研发阶段的比例为33.6%。
目前,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持续为全球创新发展贡献重要力量。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推动专利转化运用,已成为当务之急。但在推动专利转化运用过程中,要避免单一追求过高的专利产业化率,更不能以产业化率作为衡量专利转化运用成效的唯一评价标准。企业提交专利申请的目的除了通过产业化实现经济效益,还包括形成技术储备、应对侵权诉讼等。此外,将专利转让给他人也是实现专利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企业可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面对不同的商业场景,选择更有效率的转化运用方式。
提升专利产业化水平,关键是找出阻碍专利产业化的难点和堵点,理顺科技成果市场化的体制机制,针对不同的机构类型、行业和技术领域发展特征,精准施策、有序推进,做到应转早转、应转尽转。
产学研合作是一种有效的合作创新方式,可以促进创新资源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利成果的市场化进程。但不能把产学研合作当作解决专利转化问题的“万能钥匙”。《报告》显示,有55.7%的企业尚未与高校或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创新。开展产学研合作,除了政策引导和激励,更重要的是兼顾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利益诉求,平衡各方的风险分摊和利益分配,明确界定各方的权、责、利,合理分配创新成果和收益。
专利转化运用所能获取的经济回报,很大程度上是由专利的质量决定的。当前我国专利整体质量稳步提升,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跃升,但仍存在专利布局与产业结构调整不匹配、专利规模扩大与高质量发展不协调的矛盾。《报告》显示,我国向境外提交专利申请(含 PCT申请)的企业占比仅为5.9%。另外,在芯片、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技术等基础性、战略性领域和高端制造领域,我国高质量、高价值专利创造还存在不能完全满足产业升级和高端化需要等问题。面对这一现实情况,我国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还应继续加强源头创新,促进专利创造和专利转化运用良性循环。
笔者认为,未来,我国有关主体只有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力度,提升专利供给质量,在产业价值链的中、高端开展专利布局,加强海外专利申请和运营,以高质量专利创造支撑高水平转化,以高水平转化推动高质量专利创造,才能为专利产业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大动能。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