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来,我省研发投入由350.87亿元增长到634.4亿元,在全国排位由第16位提升至第13位;研发投入强度由1.18%增长到1.75%,是全国平均增幅的1.7倍,在全国排位由第17位提升至第16位。”9月23日,从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河北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科技支撑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河北把创新摆在全省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扎实推进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科技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多项指标在全国的排位稳步前移。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大幅跃升,为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支撑。
政策支持激发创新主体新活力
高新技术企业由“十二五”末期的1628家增长到9400家,在全国排位由第13位提升至第9位;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到8.7万家,是“十二五”末期的3倍多。科技领军企业培育行动效果显著,长城汽车、以岭药业等龙头企业创新引领作用日益增强。
随着一系列举措综合发力,河北省创新主体发展驶入快车道,集中在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的“小巨人”“潜力股”,已成为全省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记者从发布会现场获悉,下一步,河北将继续以服务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为重点,通过构建完善孵化育成体系和梯度培育机制,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壮大提升科技企业的规模和质量,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主体的动力活力。
支持专业科技服务机构建设,对企业开展常态化服务。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配置,不断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深入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制定新一轮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深入实施科技领军企业培育行动,对科技领军企业采取“一企一策”方式予以集成支持。
协同创新持续向纵深拓展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科技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的重要抓手,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三地协同创新加速推进,持续向纵深拓展。“十三五”期间吸纳北京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853亿元,雄安新区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基本完善,中科院雄安创新研究院等一批科研机构入驻新区并启动运行。
近年来,河北积极推进“京津研发、河北转化”,采用“八大抓手”积极吸引北京优势科技成果到河北转化孵化,形成了以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以市场化交易平台为载体、以专业化服务机构为支撑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格局。
出台了《河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若干措施》《河北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行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构建成果转移转化政策体系。强化与北京园区、基地、基金、联盟、技术市场“五个共建”,推进重大布局。增强开放共享,实现高新技术企业跨区域整体搬迁互认,组建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资源开放共享服务平台,加强科技文献与科技统计合作。健全技术市场,建成河北省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及科技成果转化网,全省技术转移机构达到231家。依托河北·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等创新资源集聚区域,打造承接京津成果转移转化高地。组织多项精准对接活动。拓宽金融渠道。
以金融活水浇灌创新之花,河北不断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健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加大科技创新券投放和支持力度,强化成果转移转化金融支撑。实施成果转化专项,近三年累计支持与北京合作的重大成果转化专项项目50余项,支持经费1亿元以上。
统计数据显示,河北省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由2016年的105.13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209亿元,2017-2020年累计成交额805亿元。
下一步,河北将通过强化技术要素市场建设、推动高质量京津科技转移承接转化平台提档升级、实施各类京津冀联合创新专项、做强成果对接品牌活动、促进技术与资本融合发展等手段,进一步吸引京津高水平科技成果到河北省转化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