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平台作为集聚创新要素、开展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变革的有效载体,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力量。对于我省而言,加快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优化平台布局、提升平台能级、强化平台支撑,是增强创新实力、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赢得发展主动的关键。
准确把握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发展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视察时,要求河北“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中闯出新路子”,为我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立足实际,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必须着眼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技创新发展统筹考虑,满足以下几方面的需求。
在新动能新优势塑造上形成支撑。以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必须能够支撑新动能新优势塑造,通过创新资源的汇聚、创新人才的集聚、创新技术的研发应用,支撑全省创新体系深度重构,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创新竞争力。
在关键领域技术突破上形成支撑。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作为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水平创新平台能将企业需求与科研单位的研发成果有效对接,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着重要意义。要坚持系统观念、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开放创新、坚持自信自立,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为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工程“卡脖子”问题提供重要支撑。
在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上形成支撑。与京津共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是落实重大国家战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的关键举措。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应锚定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打造,组织实施链式攻关以及试点项目,在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生物医药、安全应急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上形成强支撑,打造策源地,培育增长极,提升带动力。
进一步优化完善创新平台布局
实现平台链与创新链、产业链的精准匹配,是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发展的核心任务。针对产业创新发展的实际需求,打造从战略平台到技术平台、服务平台,从应用基础研究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高水平创新平台方阵,对我省来说至关重要。
打造高能级战略创新平台。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加强高能级战略创新平台布局建设。加快推动雄安新区成为新时代创新高地,积极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国家级创新型城市建设,系统推动全省高新区提档升级。发挥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临空经济区等政策优势,打造一批战略创新平台高地。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高能级战略创新平台建设为依托,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支撑河北形成创新发展优势。
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聚焦我省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区域特色重点产业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围绕共性关键技术的突破和产业技术难题的破解,加快谋划、建设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推动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河北中心和雄安中心加快发展,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科学装置在我省布局。在高端装备、新能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布局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高能级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支持有条件的行业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使其成为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支撑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打造高质量创新服务平台。针对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脱节、创新服务能力不强、创新转化成效不显著等问题,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服务平台、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场景服务示范平台和跨区域创新资源统筹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各平台在人才引进、孵化培育、技术转移、成果对接等方面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高水平推进京津冀共建科技平台示范基地,加快推动更多京津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向我省疏解和转化应用。
有效促进现有创新平台提质增效
创新平台能否发挥预期效果,运营管理是关键。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必须解决好“建平台”与“用平台”脱节、平台建设与发展需求错位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创新平台运营管理水平。
一是创新理念。准确把握科技创新趋势,加大对跨学科、跨产业、跨主体的融通类平台的支持力度。瞄准我省主导产业科技研发需求,加强对存量平台资源的整合提升,优化完善重点实验室体系。支持企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按照市场机制联合建立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联盟、创新联合体,全面提升现有创新平台能级,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二是构建长效支持机制。长效稳定的支持投入是创新平台有效运行的前提,也是创新平台向高能级跃升的保障。不低于十年期的稳定支持,是国际上打造重大创新平台的普遍做法。我省要进一步创新举措,着力构建政府财政引导、企业主体投资、金融信贷支持、社会资本补充的多元投入机制,给予各类创新平台持续稳定的支持。
三是完善分类评价体系。根据不同创新平台的目标任务,建立完善符合创新规律、差异化的平台考核评价与支持体系。对科学研究类平台,应重点考核评价其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上取得突破的能力;对技术研发类平台,应重点考核评价其引领技术攻关,支撑产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对创新服务类平台,应重点考核评价其提供高效便捷科创服务的能力。通过分类评价与支持,引导创新平台不断提质增效。
营造支撑创新平台高水平发展的良好生态
当今的创新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向度“投入—产出”模式,而是演变为一个多元主体参与、多环境因素适应、多链条联动的复杂生态系统。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需要营造一流的创新生态。
构建良好的人才生态。高水平创新平台的核心创造力来自创新人才,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必须将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摆在战略位置。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育和引进政策体系,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将人才支撑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构建开放融合的协同生态。加强我省创新平台与京津创新平台的战略合作,完善各类创新平台的耦合联动和利益分享机制,构建涵盖创新主体、人才服务、投融资机构、产业链供应链等创新发展各环节的生态网络。借鉴“研发飞地”经验,在京津建设高水平“飞地”平台,提升创新平台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统筹创新资源的能力,更好助力我省创新发展。
构建激励创新的政策生态。持续深化改革,切实破除阻碍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高起点、高标准制定创新平台专项支持政策,倡导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营造追求卓越、敢于超越的创新氛围,构建有利于激发创新平台创新活力的政策生态。
边继云(作者系省社科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