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潘文静
7月22日,省统计局发布数据: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增速比1-5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
“上半年,全省各地各部门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强力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细落实,不断加大工业企业扶持力度,切实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生产稳中向好,转型升级持续推进。”省统计局工业统计处处长韩红介绍。
细看这份“半年报”,产业向“新”向“智”向“绿”转型态势更加明显。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2.0个百分点。其中,高铁车组制造增长4.9倍,新能源车整车制造增长2.2倍,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增长1.3倍,生物化学农药及微生物农药制造增长26.4%。同时,装备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增加值增长14.4%,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6.8个百分点。
“从河北省上半年工业数据看,工业经济韧性较好,发挥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压舱石’作用。”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高自旺分析,装备制造业承担了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关键角色”。高铁车组制造、新能源车整车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可观,加快了河北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
从“压舱石”到“动力源”,工业数据的背后,是河北各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中车唐山公司通过使用智能机器人打磨装备、数字化装配焊接装备等数智化装备,动车组端墙焊缝一次交检合格率提升了一倍多。目前,中车唐山公司拥有12条智能化车体产线,平均日产3辆车体,跑出了数智化生产的“中国速度”。
长城汽车深耕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1—6月,长城汽车累计销售新车近56万辆,同比增长7.79%。其中,新能源车型销售13万余辆,同比增长41.99%;海外销售20万余辆,同比增长62.59%。
数智化赋能,“向新力”澎湃。来自省工信厅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上云企业总数已达9.6万余家,企业工业设备上云率持续保持全国第一。在省工信厅软件产业处处长李剑看来,这是我省大力推动企业上云政策举措和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不断释放的共同结果。
李剑介绍,下一步,我省将以工业设备改造更新等为抓手,加快推动企业设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九大工业主导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绿色化工、新材料、先进钢铁、现代轻纺和健康食品实现增长,分别增长14.8%、14.4%、9.6%、8.4%、6.3%、2.4%和2.0%。
“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逐渐转化为新的增长点。”高自旺表示,空天信息、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大,有效发挥了“乘数效应”,吸引了先进生产要素向河北汇集,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近日,在中国电科产业基础研究院河北美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MEMS(微电子机械系统)传感器正经过一道道精密程序批量产出。这个不足1立方厘米的传感器,能够实时获取汽车方位、速度等传感数据,帮助车辆实现自动加减速、规避障碍物等功能。
开车行驶在石家庄市鹿泉经济开发区,远东通信、普兴电子、海康威视等知名电子信息企业不断在眼前掠过,创新的气息扑面而来。2023年,石家庄市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迈过千亿门槛。今年一季度,电子信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9.2%。
今年以来,我省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立足工业体系健全、算力资源丰富等优势,持续开展前沿技术攻关,布局空天信息、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发展新动能持续释放。
上半年,全省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9.0%,增速快于全部投资12.6个百分点,拉动全省投资增长1.0个百分点。自今年4月省政府印发《河北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以来,经济循环质量不断提高,推动设备更新落地初见成效,全省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4.6%。
“河北不断健全支持工业发展的‘政策工具包’,着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营商环境,是工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的重要原因。”高自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