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新闻动态  【 返回新闻动态

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
作者:《河北日报》    日期:2025-04-11 08:39:56    浏览次数:65

□彭克佳 刘 静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要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内在联系,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提供了重要遵循,对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搭建平台是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的基础支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统筹各类科创平台建设,鼓励和规范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引领作用,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对于河北而言,加强科创平台建设,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平台体系,是有效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与能力、加快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中闯出新路子的重要举措。

建设战略性基础研究平台。实施国家实验室建设专项推进行动,面向国家和省重大战略需求,积极争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河北布局,围绕基础学科和重点产业技术领域,优化、调整和新建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加速建设燕赵系列实验室,依托省重点支持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领域组建一批河北省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打造前沿科学领域学术创新高地,加快提升我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和水平。

搭建高端产业技术创新平台。高水平建设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紧紧围绕河北创新发展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谋划建设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造新型研发机构群,支撑和服务主导产业、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实施重大创新平台提升行动。推进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创新平台,重点推动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河北中心和雄安中心发展,加快打造产业创新新引擎。

打造京津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聚焦京津优势创新资源,结合河北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着力打造一批高水平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积极推动雄安新区与京津联合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和中试孵化,加快河北·京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等协同协作平台建设,规划建设一批高水平中试基地,加快完善京津研发、河北转化的创新体系,促进京津创新链和我省产业链无缝对接。

健全体制机制是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的有效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需要制度赋能。只有不断健全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和服务保障,打通堵点、连接断点,才能形成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双向赋能的发展格局。

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坚持放权赋能,加快科技管理职能转变,赋予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科研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扩大“包干制”范围,为科研人员潜心研究提供更好制度保障。深入实施“军令状”“揭榜挂帅”“赛马制”等制度,开展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靶向攻关,减少考核频次,强化“里程碑”节点考核,提升项目实施绩效。整合财政科研投入,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健全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投入机制,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

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力度,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和服务机制。推进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制度,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突出市场需求导向,注重成果的实用性和产业化前景,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体制机制,加强高水平专业建设,支持优势学科冲击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机制,支持高校院所积极参与企业主导的场景创新。创新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探索弹性薪酬制度,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全面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和汇聚力。建立各市主导产业、县域特色产业的人才需求清单,靶向引进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实现产业需求与人才供给精准匹配。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是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的关键抓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支持企业主动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任务。企业是推动科技和产业结合的重要力量,是促进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重要主体。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关键抓手。

加强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实施科技领军企业打造工程,对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创新业绩显著、具有重要示范和导向作用的企业,优先纳入省级培育计划,着力培育一批链主型科技领军企业。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重点遴选一批体量规模大、创新水平高、行业带动力强的领军企业,在创新项目、创新平台等方面给予支持,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支持科技领军企业联合行业上下游、产学研力量,组建多方紧密合作的创新联合体。

强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加强众创空间、孵化器等载体建设,通过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提供金融贷款支持等一系列措施,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支持力度,健全完善梯次培育链条,不断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群体与规模。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围绕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需求,制定精准化、差异化的专项政策支持条款,确保惠企政策应享尽享、免申即享。

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专业化发展。通过融资支持、专业服务、数字化转型等手段,持续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发展,争创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对新认定的“小巨人”企业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提升产品质量、塑造行业品牌。健全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机制,构建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专精特新企业递增、示范企业引领、“小巨人”企业提升的梯队培育体系,培育更多隐形冠军、单项冠军企业。

(作者单位:省宏观经济研究院)

 

Copyright 2012-2023 河北省科技企业孵化协会版权所有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105号,科技大厦133室。
电话:0311-66562218  Email:hbsfhxh@163.com  网站备案:冀ICP备1502757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087号   技术支持:网讯科技